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半导体前沿创新论坛》 | 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

KouShare 蔻享学术 2022-07-02




直播二维码


本次论坛由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于2021年5月25日19:00开始,授权蔻享学术进行网络直播。


日程安排

19:00-19:35

骆军委 研究员

后摩尔时代半导体前沿物理

19:35-20:10

娄文凯 副研究员

半导体量子结构中的量子相

20:10-20:45

魏大海 研究员

半导体自旋电子学

20:45-21:20

冯鹏 副研究员

三维集成视觉芯片 



报告详情



01


集成电路已经接近物理极限,微电子技术已经从“微电子科学”转向“纳电子科学”,从“摩尔定律时代”进入“后摩尔时代”,面临“没有已知解决方案”的基本物理问题挑战,如何延续摩尔定律是当前最重要的前沿科技。迫切需要发展突破硅CMOS器件性能瓶颈的新材料、新结构、新理论、新器件和新电路等系统性的创新体系,以适应未来对半导体技术“更高速、更智能”的需求。在本报告将首先简单介绍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哪些后摩尔时代半导体技术路线开展前沿物理研究,着重介绍本团队在解决硅基发光和硅基量子计算关键瓶颈,为延续摩尔定律提供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所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


报告人介绍


图 | 骆军委

骆军委,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4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2000年和2003年在浙江大学物理系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4年在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先后任职博士后、Scientist和Senior Scientist,2014年全职回国工作,受聘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研究,聚焦在半导体关键核心技术的源头和底层进行理论创新,目的是通过解决硅基发光世界难题和硅量子比特关键瓶颈,为后摩尔时代发展硅光电子集成和硅量子计算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已发表论文80余篇,包括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Nature Physics (1篇)、Nature Nanotechnology (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1篇)和PRL (6篇)等,在APS, ACS, E-MRS, ICSNN, JSAP-MRS等重要国际会议作邀请报告或担任分会主席。


02


半导体量子结构在过去四十年中展现了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并实现了重要的实际器件应用。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是探索形形色色演生规范场及其相关量子效应的绝佳实验平台。本文结合我们的工作讨论自旋-轨道耦合诱导的演生规范场及其相关量子效应, 在半导体低维量子结构中把维度效应、关联效应和能带拓扑性质结合起来,研究由于这些效应相互影响导致的新量子相。

报告人介绍


图 | 娄文凯
娄文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研究员,长期从事半导体基础物理研究,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Nature Nanotech. 1篇,Nature Commun. 1篇,PRL 5篇,Nano Lett.1篇,PRB 10篇。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十余次,获中科院青促会资助,并被遴选为CPL, CPB, 物理学报和中国物理四刊的青年编委会委员。

03


电子具有电荷和自旋两个属性。自1947年晶体管问世以来,半导体中的电子电荷被利用得近乎于极致,我们身边基于半导体电荷操控原理的电子设备比比皆是,人类社会被带到前所未有高度文明的信息时代。然而电子的另一个属性自旋在半导体中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半导体自旋电子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半导体中电子自旋进行信息加工处理和存储,实现集逻辑运算、自旋存储等功能为一体的新一代半导体芯片,为未来信息技术发展提供新的途径。半导体自旋电子学是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报告将首先介绍半导体自旋电子学的研究背景及目前面临的挑战,然后围绕半导体自旋电子材料制备、自旋调控、器件物理原理等简要介绍该实验室开展的相关工作。


报告人介绍


图 | 魏大海
魏大海,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2004年在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年在复旦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2010-2015年,在东京大学、德国雷根斯堡大学任职博士后、洪堡学者,2015年至今任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长期从事纳米磁学和自旋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在自旋电子器件效应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迄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Nature Commun. 2篇,Phys. Rev. Lett. 6篇。获2018年亚洲磁学联盟(IcAUMS)青年学者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III-V族半导体中的自旋量子调控”青年项目负责人。

04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获取途径,视觉信息占人脑获取信息总量的80%以上,视觉图像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已成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基础。目前,人工视觉芯片正不断向着超越人类视觉感知能力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三维集成人工视觉芯片具有破解当前人工视觉芯片面临技术瓶颈的潜力。本报告将介绍与三维集成视觉芯片相关的研究进展,包括超高速成像、三维成像和宽光谱太赫兹成像等超越人类视觉水平的图像传感技术,基于仿生机理的高能效视觉处理芯片以及三维集成视觉芯片相关技术。


报告人介绍


图 | 冯鹏
冯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岗位教师。200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微电子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从事无源无线传感芯片、高可靠高速并行图像处理芯片和超高速CMOS图像传感器等研究工作。在国外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或取得发明专利16项。

编辑:苏苗苗

海报:黄   琦



往期回顾













为满足更多科研工作者的需求,蔻享平台开通了各科研领域的微信交流群。进群请添加微信18019902656(备注您的科研方向)小编拉您入群哟!
蔻享网站www.koushare.com已开通自主上传功能,期待您的分享!

欢迎大家提供各类学术会议或学术报告信息,以便广大科研人员参与交流学习。

联系人:李盼 18005575053(微信同号)

戳这里,观看精彩直播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